常见问题
常见问题

进口疏水阀在管廊蒸汽管线上一般多长距离安装一个?管廊上一般哪些位置需要安装?

进口疏水阀在管廊蒸汽管线上一般多长距离安装一个?管廊上一般哪些位置需要安装?(图1)

  进口疏水阀在管廊蒸汽管线上的安装距离和位置需结合蒸汽参数(压力、温度)、管线布局及工况特性确定,核心原则是及时排出凝结水,避免水锤、冻堵或设备损伤,具体规范如下:


  一、安装距离(水平管段)

  常规压力系统(0.6-1.6MPa):

  水平直管段每隔 50-100 米 安装一个进口疏水阀。若管线坡度≥2%(利于排水),间距可放宽至 80-100 米;坡度<1% 时,建议缩短至 50-70 米,防止凝结水滞留。

  高压系统(>1.6MPa)或过热蒸汽管线:

  因蒸汽流速快、凝结水生成量相对较少但水锤风险更高,间距需缩短至 50-80 米,且优先选用高压型进口疏水阀

  低温或易凝露环境:

  室外管廊(尤其寒冷地区)或湿度大的场合,建议间距减少 20%(如常规 50 米缩至 40 米),避免夜间降温导致凝结水冻结。


  二、管廊上的必装位置(结合流体力学与设备保护需求)

  管线自然低点:

  水平管段的坡度低点、立管底部(如从管廊上层转至下层的弯头处),是凝结水最易汇集的 “死区”,必须安装进口疏水阀(配切断阀和检查阀,方便维护)。

  蒸汽设备 / 阀门前端:

  换热器、反应器、分汽缸等设备入口前 1-2 米处,防止凝结水随蒸汽进入设备影响传热效率(如导致换热器管束水击);

  减压阀截止阀、控制阀等阀门的上游侧,避免凝结水在阀后减压时闪蒸,侵蚀阀芯。

  补偿器与伸缩节附近:

  波纹管补偿器、方形补偿器的低位(距补偿器 5-10 米内),防止凝结水在补偿器内积聚,冬季冻结胀裂或运行时产生 “水塞” 阻碍管线伸缩。

  管线末端与分支点:

  蒸汽管线终端(如放空管、盲板前),确保残余凝结水彻底排出,避免管线停用时内部积水腐蚀;

  主管道分支至支管的根部低点,防止支管凝结水倒流回主管形成水锤。

  阀门井或封闭管段:

  管廊中穿越阀门井、地下管涵的蒸汽管段,因通风差、易积水,需在进出井涵的两端各装一个进口疏水阀,形成 “双保险”。


  三、安装注意事项

  进口疏水阀应配套 旁通阀、切断阀和过滤器:旁通阀用于检修时临时排水,过滤器防止铁锈、杂质堵塞进口疏水阀;

  优先采用 “倒置桶式” 或 “浮球式” 进口疏水阀:在管廊大流量场景下,排水效率高于热静力型,且抗水锤性能更优;

  符合规范要求:需遵循 GB/T 12247《蒸汽进口疏水阀 技术条件》和 SH/T 3022《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标准》,确保与管线材质(如碳钢、不锈钢)兼容。

  通过以上间距控制和位置选择,可最大化减少凝结水对蒸汽系统的危害,同时延长管廊管线和设备的使用寿命。


相关产品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