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动碟阀是工业管道系统中常用的调节与切断设备,其维修作业需遵循标准化流程,以确保维修质量、设备安全及作业人员安全。以下是电动碟阀设备维修作业标准,涵盖作业前准备、检查、维修步骤、质量要求及安全规范等内容:
安全确认
办理设备停机手续,关闭电动碟阀前后端的切断阀,缓慢泄压至管道内压力为零(若输送介质为有毒、易燃、腐蚀性介质,需先进行介质置换或吹扫,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)。
断开电动执行器电源,在电源开关处悬挂 “正在维修,禁止合闸” 警示牌,并由专人监护。
作业人员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(如安全帽、防滑手套、防护眼镜,接触腐蚀性介质时需穿防化服)。
工具与物料准备
工具:扳手(开口、梅花、力矩扳手)、螺丝刀、万用表、兆欧表、百分表、塞尺、研磨工具、润滑脂(根据介质选用,如食品级、高温级)等。
物料:备用密封件(如阀座、O 型圈)、轴承、齿轮、电机配件、电缆线、清洁剂等(需与阀门型号及介质特性匹配)。
辅助设备:吊装工具(若阀门重量>50kg)、脚手架(高空作业时)、通风设备(受限空间作业时)。
技术资料确认
查阅电动碟阀的产品说明书、图纸,明确阀门型号、公称压力、密封形式(软密封 / 硬密封)、执行器参数(功率、电压、控制方式)等,避免错用配件。
阀体与蝶板
检查阀体有无裂纹、腐蚀、冲刷痕迹(重点检查流道、密封面),测量腐蚀深度,若超过壁厚的 10% 需评估是否更换阀体。
检查蝶板密封面是否磨损、划伤、变形,用塞尺测量密封面与阀座的贴合间隙(软密封阀≤0.05mm,硬密封阀≤0.1mm)。
检查阀杆是否弯曲、变形、腐蚀,转动阀杆(手动操作执行器),判断是否卡阻、异响,测量阀杆与轴承的配合间隙(超过 0.3mm 需更换轴承)。
阀座与密封件
软密封阀座(如橡胶、PTFE)检查是否老化、开裂、脱落,硬密封阀座(如金属)检查是否磨损、点蚀。
检查 O 型圈、填料等密封件是否失效(如硬化、断裂),导致阀杆外漏。
电气系统
用万用表检测电机绕组电阻(三相不平衡度≤5%),兆欧表检测绝缘电阻(≥5MΩ,常温下),判断电机是否烧毁、受潮。
检查控制模块(如定位器、接触器、继电器)接线是否松动、氧化,端子排有无烧蚀,输入 / 输出信号(4-20mA 或开关量)是否正常。
检查限位开关(开 / 关位)是否准确,手动操作至极限位置时,限位开关应可靠动作,切断电机电源。
机械传动
检查减速器(齿轮箱、涡轮蜗杆)有无异响、漏油,润滑油(脂)是否变质(如发黑、乳化),油位是否正常。
检查执行器与阀杆的连接销、键是否松动、断裂,确保动力传递无打滑。
密封泄漏处理
若因密封面磨损导致泄漏:软密封阀更换同型号阀座(需用专用工具压装,确保与阀体贴合紧密);硬密封阀需对密封面进行研磨(用研磨膏按粗→细顺序打磨,直至密封面光亮、无划痕)。
若因阀杆填料泄漏:更换填料(如石墨盘根、PTFE 填料),按 “切口错开 90°” 分层装填,用填料压盖均匀压紧(松紧度以阀杆转动灵活且无外漏为宜)。
阀杆卡阻处理
拆卸阀杆与执行器的连接,取出阀杆,检查轴承磨损情况,更换损坏的轴承(轴承需涂抹耐高温 / 耐腐蚀润滑脂)。
若阀杆弯曲,需校直(冷校或热校,避免过度变形),严重弯曲时直接更换阀杆。
阀体修复
轻微腐蚀可采用补焊(金属阀体)或防腐涂层修复(如环氧树脂),严重腐蚀或裂纹的阀体需整体更换(更换后需进行耐压试验)。
电机故障处理
电机烧毁:更换同型号电机(注意电压、功率匹配),安装前检查电机转向是否与执行器要求一致。
电机受潮:烘干处理(用热风枪或烘箱,温度≤80℃),烘干后重新检测绝缘电阻,合格后方可使用。
控制部分维修
接线松动 / 氧化:清理端子排,用砂纸打磨氧化层,重新紧固接线(裸露导线需套绝缘套管)。
限位开关失灵:调整限位螺杆位置,手动操作至开 / 关位时,确保开关触点可靠通断;损坏时更换同规格限位开关。
减速器故障:漏油时更换密封件(如油封),加注适配的润滑油(脂);齿轮磨损 / 断裂时更换减速器总成或损坏齿轮。
整体组装
按拆卸相反顺序组装:先安装阀杆、蝶板,调整蝶板角度(确保与阀体流道垂直),再装阀座、填料;最后连接电动执行器,紧固连接销 / 键,确保执行器输出轴与阀杆同轴度误差≤0.1mm。
动作性能
通电试运行:电动操作时,阀门应开关平稳、无卡阻、异响,开 / 关时间符合说明书要求(误差≤10%)。
限位准确性:全关位时,蝶板与阀座密封面贴合严密;全开位时,蝶板应与管道轴线平行,流道无遮挡。
密封性能
强度试验:向阀体注水(或适配介质)至公称压力的 1.5 倍,保压 30min,阀体、阀盖无渗漏。
密封试验:软密封阀按公称压力的 1.1 倍试压,硬密封阀按 0.6MPa(或公称压力的 1.1 倍,取低值)试压,保压 15min,密封面无渗漏(允许有微量湿润,但无明显滴漏)。
电气性能
控制信号响应:输入 4-20mA 信号时,阀门开度应线性跟踪(误差≤±1% FS);开关量控制时,阀门应准确执行开 / 关指令。
绝缘电阻:电机、控制回路对地绝缘电阻≥5MΩ(常温下)。
作业安全
严禁带压、带电作业,受限空间作业需持续通风,检测氧含量(19.5%-23.5%)及有毒气体浓度。
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,工具用绳系牢,避免坠落;使用电动工具时,检查漏电保护器是否有效。
收尾工作
清理现场:回收废弃配件、工具,擦拭设备表面,保持作业区域整洁。
记录存档:填写《电动碟阀维修记录表》,内容包括设备编号、故障现象、维修内容、更换部件型号、验收结果、维修人及日期等,便于追溯。
试运行:通知工艺人员开启前后端切断阀,缓慢升压,观察阀门运行状态,确认无异常后移交生产。
通过以上标准化作业,可有效保障电动碟阀的维修质量,延长设备寿命,降低运行故障风险,适用于化工、水处理、电力等行业的电动碟阀维修场景。